为了发挥身边老爷机们的余热,我一直在用虚拟机测试几种小型的 Linux 系统。以前我用过 Puppy Linux,但这个系统,在我现在的 VirtualBox 虚拟机上,鼠标乱跑,不好用。以前没有这个现象。
几个月前,我在一台超过10年的老笔记本上安装了 Linux Mint Xfce,完全能够满足需要了。今天又发现了 Slax Linux 这个袖珍的操作系统,32位的安装包才267MB。下载安装很顺利,但打开中文网页,汉字全部成了小方块儿。世界语的帽子字母 ĉ、ĝ、ĥ、ĵ、ŝ、ŭ 倒是显示正常。
分析是因为系统过于精简,没有集成中文字体。网上的中文字体包都是压缩的,下载解压太麻烦。虽然我也是从 Dos 系统开始学习计算机的,但用惯了 Windows 的菜单鼠标操作,就懒得再记忆 Linux 命令了。我把开源的谷歌中文思源黑体 SourceHanSansCN-Regular.otf 上传到我的网站,然后打开在浏览器输入地址下载。
下载后点击字体名称,又提示无法打开。看来 Slax Linux 也没有集成字体管理软件。在网上以“Slax Linux add fonts”为关键词搜索了一下,找到了添加字体的办法:
复制或者剪切下载的字体,打开 /usr/share/fonts/opentype 目录,粘贴。然后输入 fc-cache 清空字体缓存。
再刷新页面,中文还是乱码。
重启浏览器,再打开中文页面,好了,可以浏览中文网站了。
几个月前,我在一台超过10年的老笔记本上安装了 Linux Mint Xfce,完全能够满足需要了。今天又发现了 Slax Linux 这个袖珍的操作系统,32位的安装包才267MB。下载安装很顺利,但打开中文网页,汉字全部成了小方块儿。世界语的帽子字母 ĉ、ĝ、ĥ、ĵ、ŝ、ŭ 倒是显示正常。
分析是因为系统过于精简,没有集成中文字体。网上的中文字体包都是压缩的,下载解压太麻烦。虽然我也是从 Dos 系统开始学习计算机的,但用惯了 Windows 的菜单鼠标操作,就懒得再记忆 Linux 命令了。我把开源的谷歌中文思源黑体 SourceHanSansCN-Regular.otf 上传到我的网站,然后打开在浏览器输入地址下载。
下载后点击字体名称,又提示无法打开。看来 Slax Linux 也没有集成字体管理软件。在网上以“Slax Linux add fonts”为关键词搜索了一下,找到了添加字体的办法:
复制或者剪切下载的字体,打开 /usr/share/fonts/opentype 目录,粘贴。然后输入 fc-cache 清空字体缓存。
再刷新页面,中文还是乱码。
重启浏览器,再打开中文页面,好了,可以浏览中文网站了。
评论